主要成分 大麥苗粉
提取來源 大麥苗
檢測方法 tlc
含量 99%
是否進口 否
商品介紹
大麥苗
大麥,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幼苗。光滑無毛,直立,葉鞘松弛抱莖。兩側(cè)有較大的葉耳;葉舌膜質(zhì),葉片扁平。穗狀花序長3-8cm(芒除外),穎線狀披針形,微具短柔毛。大麥苗中所含的維生素、礦物質(zhì)及蛋白質(zhì)是人類與動物的必需營養(yǎng)。
功用主治
①《傷寒類要》:治諸黃,利小便,杵汁日日服。
②《綱目》:治冬月面目手足皸瘃,煮汁洗之。
大麥秸功效
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大麥成熟后枯黃的莖稈。
植物形態(tài)詳大麥條。
【藥理】大麥秸中,含有多糖成分,初步動物試驗,具有抗癌作用。
【性味】味甘苦,性溫,無毒。
【歸經(jīng)】入脾、肺二經(jīng)。
【功用主治-大麥秸的功效】消腫,利濕,理氣。
(性味以下出《本草再新》)
【選方】治小便不通:陳大麥秸,煎濃汁頻服。
簡便單方
【臨床應(yīng)用】治療心絞痛將大麥根須制威片劑內(nèi)服,一般每次100~200毫克(2~4片),少數(shù)用300毫克,每日3次。
治療31例心絞痛,22例癥狀明顯緩解,發(fā)作次數(shù)減少,運動耐量增加,硝基甘油片用量減少,氣促、心悸癥狀減輕。
癥狀緩解大多在服藥2周,服用3000~6000毫克即顯效果。
復(fù)查心電圖者12例,6例心肌損害改善,運動試驗轉(zhuǎn)陰,6例無變化。
又用于血脂過高癥,9例血清膽甾醇過高癥,治療前的平均值為308.4毫克%,治療后均見下降,下降值為39~124毫克%,下降百分比為17~40.7%,超過25%者5例,小于25%者4例,平均下降27.6%;19例血清甘油三脂過高癥,治療前平均值為327.2毫克%,治療后17例均有較明顯的下降,下降絕對值為24~270毫克%,下降百分比為13.7~54.7%,下降超過25%者14例,全組平均下降40%。
大麥苗中所含的維生素、礦物質(zhì)及蛋白質(zhì)是人類與動物的必需營養(yǎng)。1939年,干燥后的大麥苗(又稱“cerophyl”)作為“可接受食品”得到了美國醫(yī)學(xué)會食品委員會的認可。隨后,合成的營養(yǎng)素被加入各種食品中,復(fù)合維生素受到廣泛歡迎。大麥苗所榨的汁中富含β-胡蘿卜素,維生素B1、B2、B6、B12,泛酸和葉酸及礦物元素鉀、鈣、鐵、磷、鎂等。其他成分包括葉綠素、氨基酸、蛋白質(zhì)、纖維素和生物酶。素食者通過補充大麥苗可以避免發(fā)生維生索B12缺乏癥。

聯(lián)系方式